【JD-GTS10】,【競道科技智慧農田監測設備廠家,助力精準灌溉,高效農業生產】。
田間土壤墑情監測系統傳感器安裝深度的確定需結合作物根系分布、土壤類型及監測目標綜合考量,以下是具體分析:
一、基于作物根系分布的深度選擇
淺根系作物(如小麥、蔬菜)
安裝深度:10-30厘米,重點監測表層土壤水分動態。
依據:此類作物根系主要分布在0-30厘米土層,需精準捕捉該層墑情變化以指導灌溉。例如,小麥拔節期根系集中于15-25厘米,監測該深度可避免水分過量或不足。
深根系作物(如玉米、果樹)
安裝深度:20-60厘米,分層監測(如20cm、40cm、60cm)。
依據:玉米大喇叭口期根系可深達40-60厘米,果樹根系延伸至80厘米。分層監測可反映不同土層吸水能力,優化水肥一體化管理。
二、基于土壤類型的深度調整
砂質土
調整原則:傳感器安裝深度增加5-10厘米。
依據:砂質土孔隙大、保水性差,水分下滲快。將傳感器埋深至25-40厘米可避免表層快速失水導致的監測誤差。
黏質土
調整原則:傳感器安裝深度減少5-10厘米。
依據:黏質土透水性弱,水分易在表層積聚。埋深至15-25厘米可更靈敏反映土壤水分變化,防止深層干旱。
三、基于監測目標的深度配置
灌溉決策
配置建議:10cm、30cm、50cm三層監測。
依據:10厘米層反映蒸發強度,30厘米層對應作物主要吸水層,50厘米層預警深層滲漏風險。例如,當30厘米層含水量低于田間持水量的60%時,觸發灌溉指令。
旱情預警
配置建議:20cm、40cm、80cm三層監測。
依據:20厘米層含水量驟降(如24小時降幅>15%)結合氣象干旱指數,可提前72小時預警旱情。80厘米層監測用于評估地下水補給能力。
郵件聯系我們:[email protected]